湯圓浮起來則代表湯圓已經(jīng)熟了,因為生湯圓比較密實,密度比水大,放入水中時重力大干浮力,就會沉在鍋底。湯圓入鍋后隨著水溫的升高,湯圓餡和皮吸飽了熱水以后會逐漸膨脹起來,體積隨之增大,排開水的體積增多,所受的浮力增大。湯圓充分膨脹后,浮力大于重力,湯圓就會浮起來。所以看上去熟湯圓比生湯圓要大。
另外,因為湯圓在滾開的熱水里,先是湯圓皮變熟,慢慢湯圓餡也熟了。這時候包在湯圓里的空氣也變熱了,空氣受熱會膨脹,把湯圓的肚子給撐鼓了,湯圓的肚子鼓大了,變得比水輕,所以湯圓就從鍋底浮到水面上來了。
湯圓飄起后小火再煮1分鐘,看到湯圓外圍有些透明,勺子碰下有粘稠彈力,表示熟透了,就可以出鍋了。如果想讓湯圓更好吃,不妨將湯水和湯圓分開煮,如果是甜餡的只要在湯水中略加白糖就可以了。
1、下湯圓時,先用勺子將沸騰的水順攪,使之成漩渦狀,即將元宵丟入鍋中,這樣,元宵隨著水旋轉(zhuǎn),不粘鍋,才能保持“圓滿”。
2、在煮湯圓的過程中,每煮開一次鍋應同時點入適量的冷水,使鍋內(nèi)的元宵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tài)。開鍋兩三次后,再煮上一會兒,便可出鍋食用。
3、已經(jīng)煮出的湯圓若一時吃不完,應及時出鍋,并將其置于潔凈的冷開水中,等到冷卻后撈出裝入盤中。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