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一般多長在趾間、趾背和小趾外側等長期受摩擦和壓迫的部位。
一般只有黃豆大小,稍高于皮膚,中央呈淺黃色,中心有倒圓錐狀角質栓嵌入真皮,周圍顏色深一些,在站立或行走時,往往因壓迫乳頭層的感覺神經末稍而引起劇痛。
若用力將其表面的角質物削去,在中央可見一堅硬的針狀角質栓塞,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黃色環(huán),呈雞眼狀,大多為1-2個。
方一:茉莉花茶1-2克(最好是一級茉莉花茶),放在口內嚼成糊狀,敷在雞眼處,外用膠布貼蓋,每3日換1次,一般3―5次。
方二:縫衣針1枚(醫(yī)用三棱針更好)。用75%的酒精消 毒,或將針尖在燈火上燒一下消 毒,然后對準雞眼的中心扎進去,進針的深度以出血度(不出血則沒有效果),拔針后擠出一點血來,用碘酒消 毒,外貼膠布。
方三:取六神丸10余粒,研成細末,加適量醋調成糊狀。將雞眼洗凈,除去表面角質層,用鹽水浸泡半小時后,將藥糊涂在雞眼上,用膠布固定好。3天換一次藥。
方四:將荸薺、蔥頭去皮,搗爛如泥,敷于雞眼處,用衛(wèi)生紗布包好,每晚睡前洗腳后換藥1次。
方五:半夏適量。研末,敷于患部。用藥前先洗凈患處,剪(削)去雞眼的角化組織,呈一凹面,放入半夏末,外貼膠布。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