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飲食健康>中醫(yī)養(yǎng)生>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2020年12月24日 16:21閱讀次數(shù):497
廣藿香別名枝香、大葉薄荷、山茴香,首載于《名醫(yī)別錄》,是一味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的中藥材,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1

廣藿香的功效

藥性:辛,微溫。入脾、胃、肺經(jīng)

主治:芳香化濁、和中止嘔,可用于多種嘔吐,對濕濁中阻之嘔吐最為適宜。辛溫能外散風寒,芳香能內(nèi)化濕濁,為暑濕時令要藥。

1.治濕阻中焦證-少食作嘔,神疲體倦

本品氣味芳香,能芳化濕濁,醒脾開胃。且「芳香而不嫌其勐烈,溫煦而不偏于燥烈」(《本草正義》),為芳香化濁之要藥。適用于濕阻中焦, 脾失健運之脘腹痞悶,少食作嘔,神疲體倦,舌苔厚膩等,常與蒼術、厚樸、半夏等同用,如不換金正氣散(《和劑局方》)。

2.治嘔吐-濕濁中阻之嘔吐最為適宜

本品化濕濁,暢中焦,「止嘔吐尤效」(《本草新編》)?!钢纹⑽竿履?為最要之藥」(《圖經(jīng)本草》)。可用于治療多種嘔吐,以濕濁中阻之嘔吐最為適宜。單用有效,若與半夏為伍,則止嘔效果更佳。對于其他嘔吐,也可相機為用。若偏濕熱者,配黃連、竹茹等;脾胃虛弱者,配黨參、白術、陳皮等;妊娠嘔吐者,配砂仁、蘇梗等。

3.治暑濕表證,濕溫初起-頭痛脘悶,嘔惡吐瀉等

本品辛溫能發(fā)散風寒,芳香能化濕和中,為暑濕時令要藥。常用于暑月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濁所致之惡寒發(fā)熱,頭痛脘悶,嘔惡吐瀉,舌苔白膩等。常與紫蘇葉、厚樸、半夏等同用,如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若濕溫初起,濕熱并重,癥見身熱肢酸,口渴尿赤,舌苔白膩或微黃等,多與黃芩、滑石、石菖蒲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溫熱經(jīng)緯》)。

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2

廣藿香配伍應用

1、廣藿香配滑石:廣藿香芳香化濕,健脾和中;滑石清熱解暑,滲濕利水。兩藥伍用,具有調(diào)和脾胃,化濕止嘔、止瀉之功,用于脾虛濕盛的嘔吐洩瀉。

2、廣藿香配佩蘭:廣藿香氣味芳香,功能醒脾化濕,為芳香化濕濁的要藥,善于化濕濁、止嘔吐;佩蘭氣味清香,性平不燥,善祛中焦穢濁陳腐之氣。兩藥配伍,相須為用,共奏化濕解暑之功,用于治療夏令傷暑、濕濁中阻的胸悶、腹?jié)M、嘔惡,或濕熱兼雜的脘腹脹滿,惡心欲吐諸癥。

3、廣藿香配砂仁:廣藿香偏于化濕止嘔;砂仁偏于健胃和中。兩藥伍用,可理氣和中止嘔,用于妊娠嘔吐及氣滯脘悶的胃納不佳。

4、廣藿香配陳皮:廣藿香長于化濕解暑,辟穢止嘔;陳皮功善理氣健脾,化濕止嘔。兩藥伍用,可芳香理氣,和中止嘔,適用于外感暑溫,內(nèi)傷濕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脘痞納呆、嘔吐洩瀉,脘腹脹痛等癥

5、廣藿香配郁金:廣藿香芳香化濕,行氣止痛,宣中解郁;郁金行氣解郁,活血止痛。兩藥伍用,具有行氣解郁止痛功效,用于治療濕阻氣滯或肝郁氣滯所致的胸脅脘腹疼痛痞悶等癥。

6、廣藿香配半夏:廣藿香化濕濁、悅脾胃,性偏溫散;半夏和胃降逆、化痰止嘔,性偏溫降。兩藥合用,能理脾胃,除寒濕,止嘔吐,用于寒濕內(nèi)阻,停食氣滯,脘腹脹滿,嘔吐。

7、廣藿香配白術:廣藿香化濕和中;白術健脾益氣。兩藥伍用,可健脾益胃,化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嘔吐洩瀉。

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3

廣藿香藥理作用

主含揮發(fā)油,油中含百秋李醇、廣藿香醇、西車烯、α-愈創(chuàng)木烯、α-廣藿香烯等;尚含黃酮類成分等。具有抑菌、鈣括抗、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止咳、平喘、抗炎、鎮(zhèn)痛等作用。

現(xiàn)代研究,廣藿香水煎液有抗真菌、抗病毒、抗鉤端螺旋體作用。水提物有鈣拮抗作用。揮發(fā)油能刺激胃粘膜,促進胃液分泌,促進消化功能,對胃腸有解痙作用。廣藿香酮有防腐和廣譜抗菌作用。

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4

廣藿香用藥禁忌

陰虛火旺、舌絳光滑者、邪實便秘者以及胃弱、胃熱作嘔的人不宜使用。

廣藿香的莖會耗氣,使用時應注意。

藿香葉偏于發(fā)表,藿香梗便于和中。

孕婦慎用。

不宜超量,久服。

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