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減少感冒的機率,第一主要要增加黏膜上皮的抗病能力,第二就是要增加人體整體白血球的功能。枸杞和麥門冬比較滋潤,麥門冬比較補肺,而紅棗主要可以強健腸胃,至于枸杞則可以補下焦,有益肝腎,所以大家說要保養(yǎng)眼睛不易乾澀要多吃枸杞,而補充枸杞不僅眼睛不易乾澀,黏膜也易生津液。
補充以枸杞、麥門冬和紅棗等為主的秋冬藥茶飲,主要的作用是可以養(yǎng)陰,黃浩瑞說,中醫(yī)認為陰為體,陽為用,意思是說,陰氣是人體的保護機制,而陽氣是拿來利用的,所以只要陰氣足,就不容易怕冷怕熱,潤肺則可以增加黏膜的保護力。
在增加整體的白血球功能方面,則可以多補氣,秋冬我們常用的還有黃耆、黨參、人參鬚等藥材,這些藥材主要就是補氣,秋冬容易生病除了呼吸道黏膜易受影響以外,其次就是溫差大容易受感染,黃浩瑞說,補氣可以讓人體對冷熱的反應(yīng)不那么明顯,氣足的人通常即使在夏天也比較不會因為沒吹冷氣,就全身冒汗不舒服,在西醫(yī)來說,氣足的人就是免疫系統(tǒng)的淋巴球功能被提升了,抗高了人體抗體活性的敏感度,讓人比較不容易生病。
無論是枸杞、紅棗、麥門冬為主的茶飲,或是以黃耆或黨參、人參鬚為主的茶飲,一般喝起來都比較甜,小孩子比較容易接受,不過也要注意,孩童在中醫(yī)來說,屬于純陽體質(zhì),所以很多人都會說嬰仔屁股三把火,孩童通常體溫高,陰氣相對不足,所以在補氣的時候,成人可以多喝一點黃耆水,而給小孩喝的,則可以麥門冬和枸杞多一點,但要注意:紅棗可以養(yǎng)氣陰、健脾胃,但是容易脹氣,所以最好只單純喝紅棗水,而不要吃紅棗比較好。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