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能吃鹿茸,但是要注意量,不能多吃。因為春季進補的原則是以平補為主,忌大熱大膩的滋補品。春季人體脾氣較弱,也就是說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這個時候應當吃些比較清淡的食物。滋補品中,除了蟲草、燕窩等比較清淡外,其他的口味都有些偏重,盲目亂補可能會引起腹脹等癥狀。雖然鹿茸不具毒性,但它是溫熱性藥物,所以不能妄施濫投,而必須因人、因證而施。我國近代著名醫(yī)學家曹炳章認為,鹿茸固然屬補精填髓的補益佳品,但是,“服食不善,往往易發(fā)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頭暈、中風昏厥等癥?!边@種說法,在于告誡進補者,應當辯證施補,合理用藥,才能收效。否則,發(fā)生上述病癥,實屬難免。
1、內有實火者不宜服用
大凡出現(xiàn)高熱煩渴、目赤腫痛、痰黃、吐血、衄血、尿血、熱毒疔瘡癰疽、口苦、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脈象弦數(shù)洪大者,均為內有實火所致。苦以鹿茸進補,只能是抱薪救火,適得其反。
2、有高血壓、肝病者須慎服用
凡是高血壓、肝炎及肝功能不全等病癥,屬于陰虛火旺或內有實火者,必須遵循醫(yī)囑,慎重服用,不可自行選用。
3、外感疾病不宜服用
無論外感風寒,還是外感風熱,大凡邪在肌表,必有惡寒、惡風、發(fā)熱、頭痛、肢節(jié)疼痛等癥狀,這時,切忌服用鹿茸。
4、腎有虛火者不宜服用
虛熱證:臨床有干咳少痰、咯血、煩躁、唇赤舌絳、舌面光剝或干裂、津少口渴、兩眼干澀昏花、午后潮熱、兩顴發(fā)紅、盜汗,手足心熱、脈象細數(shù)等癥,均為腎陰不足,虛火旺盛所致。若誤用鹿茸等溫補藥,顯然藥不對證,必然造成助火劫陰,傷津耗液。
5、健康的小孩不能隨便吃
鹿茸是滋補極品,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受補,對于健康人尤其是小孩子來說,鹿茸是不能隨便吃的。健康小孩吃了容易出現(xiàn)內熱,流鼻血,機體異??簥^,甚至出現(xiàn)躁狂癥。
1、散劑吞服: 鹿茸則直接烘干,加工成粉末狀,或到藥店購買現(xiàn)成的鹿茸粉,裝入事先準備好的空心膠囊中,置于密閉容器里,放在陰涼通風處。每次1~2粒,以白開水送服,也可以直接將粉劑放在口中,以其它藥液、粥飲或溫開水沖服。
2、鹿茸磨粉:如果沒時間泡酒,沒時間熬湯,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大家的煩惱。那就是將鹿茸磨成細粉,在晚上睡覺之前,用酒或者鹽開水送服茸粉。既方便,又同樣有很好的效果。
3、煎煮藥粥:保健和食療性質的藥粥,在我國流傳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使用藥粥治療疾病的記載。在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以鹿茸、人參為主,配合其它滋補性藥物,與米谷配伍,再加入適當?shù)恼{料,同煮為粥,進補服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食療方法。
4、鹿茸泡酒:藥酒是中國的一大傳統(tǒng),將藥物泡進白酒中,藥物的精華滲入酒中,酒有助于行氣作用,藥物作用便很快發(fā)揮,行至全身。鹿茸同樣可以入酒,將鹿茸片加入5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飲用。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加入其它藥材一起浸泡。許小姐透露了一個小秘籍,泡酒的鹿茸一定要用生切片,這樣的藥酒更有效果。
5、鹿茸做菜:食療是保健強身的一大方法,鹿茸這樣的滋補品就是一大很好的食材。在南方地區(qū),鹿茸和其它藥材加入雞、鴨、鵝或者豬肉等,用慢火細燉,飲其湯水,同樣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不僅是熬湯,鹿茸還可以粉碎成粉,加入其它的菜式中。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