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
萵筍為菊科,屬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地中海沿岸,約在七世紀初,經(jīng)西亞傳入我國,各地普遍栽培。萵苣分莖用和葉用兩種,前者各地都有栽培,后者南方栽培較多,是春季及秋、冬季重要的蔬菜之一。
1. 開通疏利、消積下氣:
萵苣味道清新且略帶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進食欲。其乳狀漿液,可增強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膽汁的分泌,從而促進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對消化功能減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 利尿通乳:
萵苣鉀含量大大高于鈉含量,有利于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促進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 強壯機體、防癌抗癌:
萵苣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機化含物中富含人體可吸收的鐵元素,對有缺鐵性貧血病人十分有利。萵苣的熱水提取物對某些癌細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來防癌抗癌
4. 寬腸通便:
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幫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療各種便秘。
萵筍味甘、性涼、苦,入腸、胃經(jīng)
具有利五臟,通經(jīng)脈,清胃熱,清熱利尿的功效
用于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等癥。
相關文章
根據(jù)萵筍葉片形狀可分為尖葉和圓葉兩個類型,各類型中依莖的色澤又有白筍、青筍和紫皮筍之分。
萵筍尖葉萵筍
葉片披針形,先端尖,葉簇較小,節(jié)間較稀,葉面平滑或略有皺縮,色綠或紫。肉質莖棒狀,下粗上細。較晚熟,苗期較耐熱,可作秋季或越冬栽培。
主要品種有:柳葉萵筍,北京紫葉萵筍,陜西尖葉白筍,成都尖葉子,重慶萬年樁,上海尖葉,南京白皮香早種等。
圓葉萵筍
葉片長倒卵形,頂部稍圓,葉面皺縮較多,葉簇較大,節(jié)間密,莖粗大(中、下部較粗、兩端漸細),成熟期早,耐寒性較強,不耐熱,多作越冬春萵筍栽培。
萵筍主要品種有:北京鯽瓜筍,成都掛絲紅、二白皮、二青皮,濟南白萵筍,陜西圓葉白筍,上海小圓葉、大圓葉,南亦紫皮香,湖北孝感萵筍,湖南鑼錘萵筍等。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老人兒童更適合
2. 萵筍中的某種物質對視神經(jīng)有刺激作用,古書記載萵苣多食使人目糊,停食數(shù)天,則能自行恢復,
酸甜萵筍的做法
【所屬菜系】 法國名菜
【特點】 顏色美觀、甜酸脆嫩、清香爽口。
【原料】 嫩萵筍500克,鮮西紅柿2個,青蒜25克,檸檬汁(或鮮橙汁)75克,砂糖30克,涼開水50毫升。精鹽少許。
【制作過程】
1. 萵筍去葉、削皮、去根,切丁后用開水氽一下;鮮西紅柿去皮,切塊;青蒜切末。
2. 將檸檬汁、砂糖、涼開水、精鹽放入大瓷碗內攪勻,調好口味,再放萵切身丁、西紅柿塊、青蒜末拌勻,入冰箱貯存,隨吃隨取。
菠蘿萵筍
【原料】
萵筍500克,菠蘿(罐裝)200克,白糖100克,白醋5克。精鹽、味精、清水各適量。
【制作過程】
1. 萵筍去皮、葉、根、洗凈后,切成梳子背塊,用開水燙熟,控干,再放精鹽稍淹片刻,入涼開水
萵筍中漂洗一次,瀝凈水分,盛入盤內。
2. 菠蘿切成小丁盛碗內,放入糖水(白糖預先用少許涼開水化開)、白醋、味精拌勻,置冰箱內鎮(zhèn)涼后,澆在萵筍塊上,即成。
翡翠?;矢?/strong>
主料:萵筍 輔料:蝦仁、魷魚、海參、干貝、枸杞 調料:鹽、胡椒粉、水淀粉、高湯、蔥油、雞蛋液
制作:
1.魷魚、海參、干貝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瀝干;
2.干貝搓成細絲狀,枸杞用溫水泡透;
3.鍋入高湯,燒開,放入蝦仁、魷魚、海參粒和干貝絲,加入鹽、料酒、蔥姜蒜粉調味;
4.雞蛋液攪拌好;
5.燒開后,倒入萵筍、枸杞,勾芡,淋上橄欖油,裝盤即可。
懷孕二十一周,恭喜各位媽媽,艱辛的懷孕過程已經(jīng)過去一半了。懷孕第21周時,胎兒發(fā)育的更加完善了,媽媽們這時候孕期保健要做好,對日后的生產(chǎn)有很大幫助。這一周的營養(yǎng)也同樣很重要。本文給大家詳細介紹了懷孕21周胎兒的發(fā)育情況、懷孕21周孕婦的身體變化、懷孕21周準爸爸注意事項、
寶寶1歲2個月一般開始學走路,可以扶著家里的家具一步步的走起來了,雖然走得不穩(wěn),爸媽不要急哦,1歲2個月的寶寶雖然不愿意開口說話,但是可以有意的聽懂爸爸媽媽的一些詞了,仔細觀察寶寶的成長變化,心里別提多開心呢。
冬季到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容易出現(xiàn)手腳冰涼的癥狀,一想到冬季的寒冷就害怕。那么手腳冰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