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作文專區(qū)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指導 > 高考作文預測:果殼中的無限空間

高考作文預測:果殼中的無限空間

2014年06月25日 11:53編輯:wanzimami來源:互聯(lián)網
導讀:高考作文一直都是考生們熱議的話題,親親寶貝網整理了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預測題目:果殼中的無限空間,希望能為大家的學習帶來幫助,取得好成績。
標簽: 高考作文

  【文題設計】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果殼中的宇宙》里曾引用過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名言:“即使我被關在果殼之中,仍然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這個被禁錮在輪椅上的科學奇才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哈姆雷特也許是想說,雖然我們人類的肉體受到許多限制,但是我們的精神卻能自由地探索整個宇宙。”2006年6月19日,霍金在人民大會堂作了題為“宇宙的起源”的演講。他用行動和思想告訴我們,什么才是“果殼中的無限空間”。

  人生活在社會環(huán)境中,肉體總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果殼”般的限制與束縛。但是,人畢意是有靈性、有思想的,會在“果殼”中開拓出“無限空間”。

  請以“果殼中的無限空間”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導寫】

  這個題目是比喻型的,做這類題首先要理解題目的喻義。由材料可知,“果殼”是指限制和束縛人的肉體的各種客觀條件,它的范圍很廣,如生理上的疾病、經濟上的困難、守舊人物的阻撓等。換句話說凡是對自己不利的東西都可以稱為“果殼”。“無限空間”是指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突破客觀條件的束縛,從而自由翱翔的精神世界。實際上,這是一道討論主觀與客觀的關系的辨析題,寫作時著力點應放在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上。

  如果寫記敘文,可以寫一個殘疾人如何克服生理局限,努力追求精神的自由;可寫一個叛逆者如何不顧世俗的眼光,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可以寫一個失意者從書中尋找力量和慰藉,最后東山再起;可以寫某位藝術家突破原有觀念的束縛,創(chuàng)作出傳世名作……不管寫哪方面的內容,都要突出主人公是如何突破“有限空間”拓展出“無限空間”的。

  如果寫議論文,當通過狹小的物質空間或肉體局限與無限的精神空間之間的關系,論述人類追求精神自由的必要性和途徑,強調主觀能動性對突破客觀限制的作用。文章的結構可以根據(jù)內容而定,通??梢圆扇?ldquo;總——分——總”的結構,先提出問題,然后用典型事例來論證,最后總結。注意所選事例要有代表性。

推薦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