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作文專區(qū)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 議論文作文 讓文明之魂永駐心間

議論文作文 讓文明之魂永駐心間

2013年07月12日 09:48編輯:leonad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導讀:議論文的寫作特點,主要就是要突出有議論方面的事情,那么有什么好的參考范文么?下面就來看看吧。
標簽: 議論文

  強悍的民族可以依靠弓箭炮火來奪取利益,文明的民族則需要用文明的精神來支撐起民族的脊梁。

  我們偉大祖國素有“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儀。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仁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民廣泛流傳,諸如孔融讓、三顧茅廬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學習禮儀,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身。還有一位名人曾說過:“德行的形成是由行為構(gòu)成的,而不是文字”。所以我們得爭做文明青年,而不是冷眼旁觀,更不是打著文明的幌子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

  我們的一言一行,無不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品質(zhì)與修養(yǎng),道德與情操,對一個國家來說,禮儀是文明秩序,生活習慣和道德風尚的反應。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思想水平,文化修養(yǎng),文明行為的具體體現(xiàn)。因而,身為當代學子更應該做一個文明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jié)友愛,勤儉自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jīng)濟迅速崛起,物質(zhì)文明飛躍發(fā)展,值得人們欣喜,但精神文明建設卻稍有滯后,一些文明禮儀行為已被很多人所丟失。行為粗野,人格扭曲,道德淪喪,這又不能不讓我們扼腕嘆息!

  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國民的文明素質(zhì)卻出現(xiàn)了種種缺失。一些中國人到國外的旅游勝地旅游時,嚴重缺乏基本的公共道德行為,肆無忌憚地大聲喧嘩,碰撞別人后毫無感覺也不致歉,在公共車上哄搶座位……面對國人種種不雅的舉動,外國人轉(zhuǎn)為中國游客設置了中文警示標語,提醒國人注意行為的文明。作為一名中國人,當你聽目睹這樣的情境時,這種有辱國格的事,難道我們真的不感到羞愧汗顏嗎?這時的不文明行為早已不僅是代表一個人的形象了,而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了。

  再看看我們這些孩子吧。在社會上目中無人,行為粗野,精神頹廢;到了學校,亂涂亂畫,亂吐亂扔,不學無術(shù);在人際交往中,自私自利,出口成臟,情感淡漠……殊不知這些行為直接影響著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著學校的形象和聲譽。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 “除陋習,樹新風”的新時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道德素質(zhì)。當我們看到等待已久的公共汽車駛來時,文明上車,那種井然有序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當我們幫助身陷困境的人,默默無聞,這種關愛之情不正是人們所稱贊的嗎?當我們想要出口成臟、亂丟亂扔的時候,住口住手,養(yǎng)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不正是你我舉手之勞的事嗎?……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個人的心靈;文明是花,它能將我們的家園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不要文明禮儀只呈現(xiàn)在紙上,而要讓它活躍在你我的一言一行中,讓文明無處不在,讓你我都做文明的主人,與文明結(jié)伴,跟文明同行,攜手共創(chuàng)文明和諧家園。讓中國在成為經(jīng)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時代文明“禮儀之邦”。

推薦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