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給寶寶吃感冒藥嗎?
很多父母以及爺爺奶奶們認為,只要是寶寶感冒了或患流感,只有吃藥才會好!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吃藥只能緩解癥狀所帶來的不適,吃過多不必要的藥,可能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對于普通感冒或流感,傳統(tǒng)的做法多采用“癥狀治療”,目的是緩解寶寶的不適,而并非抑制病毒,藥效過后,寶寶還是會不舒服。
寶寶非“藥”不可嗎?其實不然。1歲以下的寶寶患普通感冒或流感,吃藥與否,除了以癥狀嚴重程度判斷外,更多的時候是看家長的“感受”。如看到寶寶稍微有點不舒服的樣子,心疼的父母大概就會讓寶寶吃藥了。其實,如果寶寶能吃、能睡、能玩,精神狀態(tài)好、活動力佳的話,是不一定要用藥的。
或許有家長提出這樣的疑問,寶寶病情變嚴重就是沒有吃藥所致。你又理解錯了!大部分的藥物并不具預防感染的效果,也不一定能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主要還是在照顧寶寶的家長是否能判斷出寶寶的病情變化,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能否快速就醫(yī)。
小寶寶感冒了必須吃藥嗎
2、寶寶鼻塞、流鼻涕
寶寶的鼻腔及咽喉天生就較狹窄,且分布很多淋巴腺體。在正常情況下,分泌物很多,其功能在于濕潤及過濾所吸進的空氣,對維護健康是有益的。
當感冒、對外界空氣過敏或受傷時,其表面黏膜除了腫脹之外,分泌物還會大量增加,此時就非常容易阻塞住鼻腔,甚至引起鼻涕倒流。此時,如果寶寶沒有發(fā)燒現(xiàn)象,只有單純的鼻塞及流鼻水,活動力也不差,通過一些藥物就能使情況改善時,建議爸爸媽媽們不妨先觀察癥狀的輕重再決定是否要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