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健康>寶寶護理>生活護理>寶寶發(fā)燒手腳冰涼怎么回事

寶寶發(fā)燒手腳冰涼怎么回事

2015年06月30日 10:42閱讀次數(shù):472
寶寶發(fā)高燒卻手腳冰涼,而體溫逐漸下降后,手腳又慢慢熱起來了,爸爸媽媽們不要急著給寶寶用退燒藥,這其實是一種假冷真熱的現(xiàn)象。


三、寶寶發(fā)燒手腳冰涼怎么辦

寶寶發(fā)燒手腳冰涼的情況許多爸爸媽媽都遇到過,那么,這種時候要怎么辦呢?具體來說,寶寶發(fā)燒手腳冰涼,爸爸媽媽可以這么做:

1、爸爸媽媽可用體溫表測量寶寶的體溫,也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腋下,或面對面地感覺一下寶寶呼出氣體的溫度;哺乳的媽媽還可以在哺乳時,通過乳頭感覺寶寶口腔的溫?zé)醽砼袛鄬殞毷欠癜l(fā)熱。假如寶寶手足冰冷,而腋下、額部、口腔等部位灼熱,應(yīng)及時采取退熱降溫措施,并到醫(yī)院找出發(fā)熱的病因。

2、用頭部冷濕敷法或用頭部冰袋幫寶寶降溫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中,頭部冷濕敷接受度最高。如果寶寶不愿意在頭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濕巾敷用。需注意的是,要經(jīng)常更換冰袋或冷濕巾。

3、在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這些部位有比較大的血管,將冰袋放在這些地方降溫效果較好。

4、給寶寶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這樣做可以收到良好的降溫效果,但冬天的時候不建議這么做。

寶寶發(fā)燒手腳冰涼是怎么回事3

四、寶寶發(fā)燒手腳冰涼吃什么藥

兒科醫(yī)生表示,寶寶發(fā)燒不超過38.5℃,建議只用物理降溫,但如超過38.5℃或孩子有驚厥史,要及時用退燒藥。父母最好選用對乙酰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兒科醫(yī)生使用最廣,臨床安全性較高的藥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發(fā)燒手腳冰涼吃什么藥吧。

1、前面說到的這兩類退燒藥雖然屬于兩種不同類型,但作用都是解熱鎮(zhèn)痛。服用時,需注意兩者劑型的差別:對乙酰氨基酚類的百服寧、泰諾林等有滴劑、口服液、咀嚼片三種劑型;布洛芬類的美林,對兒童只有滴劑和口服液兩種劑型。1歲之前的嬰兒,最好用滴劑,因為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

2、在滴劑的用量上則要按體重選擇。一般6~11個月的嬰兒,對應(yīng)體重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燒藥。12~23個月的嬰兒,體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3、2歲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燒藥。再大一點的孩子可用片劑,這種像餅干一樣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會拒絕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退燒藥,對患兒刺激性和副反應(yīng)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類藥,對胃部刺激較大,不建議使用。

4、用藥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給孩子服用一類退燒藥的時間別太長,發(fā)燒超過兩天最好換用另一類藥。服用泰諾林和百服寧,一天不能超過4次,每次間隔最少4小時。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