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讀書很用功。
詳細解釋:
1、閱讀書籍;誦讀書籍。
《禮記·文王世子》:“秋學禮,執(zhí)禮者詔之;冬讀書,典書者詔之。”
唐 韓愈《感二鳥賦》序:“讀書著文,自七歲至今,凡二十二年。”
《元史·良吏傳》:“讀書務明理以致用?!?
明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袁可立子)憲副》:“舞象采芹,弱冠璐振臂,當國家之巨艱,讀書鄙腐儒之章句?!?
夏丏尊葉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王先生的聲音,原來王先生在讀書?!?
2、核對入槨物件的單子?!抖Y記·雜記》:“薦馬者哭踴,出乃包奠而讀書。” 孔穎達 疏:“書,謂凡送亡者賵入槨之物書也。讀之者,省錄之也?!?
3、宣讀盟辭?!豆攘簜鳌べ夜拍辍罚骸翱鹬畷?,陳牲而不殺,讀書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學;學習功課?!睹黛渥趯嶄洝肪硭氖骸疤靻⑷晔拢ǘ呷眨┤勺?,蔭總督宣大王國楨子之仲、登萊巡撫袁可立子樞、通政使吳用先子、河南巡撫馮嘉會子映鸞、太常寺卿桂有根子高攀各入監(jiān)讀書?!?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們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進了學的。但是行二的我們三伯父,行三的我們父親,因為家業(yè)雕零,便再沒有讀書的馀裕了?!?浩然 《石山柏》:“我發(fā)覺,山里的孩子不僅聰明、記憶力強,而且對讀書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認真?!?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jīng)勤向窗前讀?!w恒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郀柣?
醫(yī)者不醫(yī)愚?!斞?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冰心
讀書不是證實人有多聰明,而是成就人有多智慧?!~千華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懷報國志作孺子牛。
知識貯藏在謙虛的大海中。(朝鮮諺語)
手指有長有短,知識有高有低。學無前后,達者為師。
邊學邊問,才有學問。若要精,人前聽。
讀書是做人的根本,它可成就禮賢之士、誠信之客和德善之人?!~千華
汗水和豐收是忠實的伙伴,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麗的情侶。
心堅石也穿。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勤勉是成功之母。
讀書不知義,等于嚼樹皮。
吃飯不嚼不知味,讀書不想不知意。
讀書不想,隔靴撓癢。
溫故而知新。
閉眼怎看三春井,出水才看兩腿泥。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需讀梗概,而對于少數(shù)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讀。(培根)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里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里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里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后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為考試成績優(yōu)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佩戴此獎章,來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里咀嚼,一直咀嚼得額頭冒汗,眼里流淚,嘴里“唏唏”時,又捧起書攻讀。
巴金讀書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一奇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fā)上,等候護士同志兩點鐘來量體溫。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并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痹瓉硭淖x書法就是靜坐在那里回憶曾經(jīng)讀過的書。
王亞南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洼喰兄良t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wěn)。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后,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中國人,真了不起!”
黃侃讀書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書房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臺、朱砂盒,啃了多時,涂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讀書
抗日戰(zhàn)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準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一個鐘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鐘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只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