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盒子(1)
我本不想就這么個小盒子發(fā)表長篇大論,不想夸大其辭,一本正經(jīng)地談它所產(chǎn)生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影響。但是,由于盒子正是我故事的主角,那么就請允許我先說幾句提外話吧。
提到盒子,你會想到什么呢?是東方鑲滿翡翠珊瑚的首飾盒還是賓西法尼亞人實用的鹽盒?盒子的魅力早已超越了文化與地域的疆界。瞧瞧,我們有雪茄盒、煙絲盒、存錢罐、珠寶盒、冰盒、蠟燭盒,這些盒子的裝飾甚至比盒子里面所裝的東西更為華麗。盒子可以是長方形的,裹著牛皮,帶著黃銅飾扣,緊緊地鑲在木框內(nèi);還可以是橡木和純銀制成的。帽盒與鞋盒,那就是女人們的最愛。而糖果盒,豈不是饞嘴貓的恩物。
人生的輪回又何嘗不是盡在一盒中?我們從柳條搖籃開始生命的旅程,最終回到我們稱之為棺材的松木盒,盒子代表著我們的過去,也同樣代表著未來。所以一個普普通通的盒子在第一個圣誕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也便不足為奇了。圣誕節(jié)本來不就起源于那個裝滿干草的,碎木片制成的盒子嗎?東方三博士,那些跋山涉水追尋新生基督的智者,把裝滿寶物的盒子放在圣嬰的腳下。最后,當(dāng)神圣的主耶穌基督用自己的鮮血贖回我們的罪孽之時,他被放入一個石盒子內(nèi)。這也是為什么每到圣誕節(jié),全世界的圣誕樹枝上都掛滿了包裝精美的禮物盒的緣故。綜上所述,我從一個小小的圣誕盒子開始了解圣誕的真諦,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我們決定盡快搬家。于是隨后的周六,我從店里借來小卡車,小舅子巴里也來幫忙,他不來不成,因為他是我們方圓二百英里內(nèi)唯一的親人。我和巴里把東西一件件拖出來,搬上卡車,凱麗給用報紙給盤子打包,簡娜看著屋里的東西象變魔術(shù)似的一樣一樣消失,高興得不得了。我們把僅有的幾件家具放上卡車,其他箱子則堆進我們的普利勞斯。這輛粉紅色鍍鉻跑車線條優(yōu)美,帶著個夸張的大尾翼,散熱器的護柵看上去更搞笑,居然有點象《愛麗絲漫游奇境》中呲牙咧嘴的柴郡貓。
全部搬完之后,我和凱麗,簡娜上了普利勞斯,巴里開卡車,兩輛車都塞得滿滿的,開始向新家進發(fā)。我們不一會兒就到了,我把車停在屋子前,下車到車道上接巴里。
“向后去!停在屋子后面”我邊喊邊做手勢,巴里依我的指示停穩(wěn)車,拉下手剎,跳下車來。
“天呢,這可是幢別墅!?”他不無羨慕地問道,我沒好氣地答道,“不關(guān)我的事啊,是你那個有貴族血統(tǒng)的姐姐找到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