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寶寶變瘦的狀況和原因
細心的媽媽總能發(fā)現寶寶在變瘦過程中的一些表癥,可你知道原因嗎?
怎么吃都不“長肉”
有這么一種寶寶,不挑食、還吃得多,可就是“干吃不長肉”。有的媽媽會認為孩子也許“天生就是瘦人”吧,這種說法不能支持。一般來說,食物的營養(yǎng)功能是通過它所含有的營養(yǎng)素來實現的,孩子吃的食物多,攝入的營養(yǎng)素也應該多,就能長得胖。
這樣的寶寶很可能是消化道功能太差,吃得多、拉得也多,食物的營養(yǎng)素未被吸收、利用,怎會長好?如果媽媽準備的食物質量差,主要營養(yǎng)素入蛋白質、脂肪含量低,寶寶也會瘦。再就是寶寶的能量消耗大于攝入,攝入的營養(yǎng)素不能滿足身體生長需要,孩子當然不會胖。如果寶寶總是處于饑餓狀態(tài),有可能是消化道寄生蟲病;若寶寶表現為吃得多、體重下降、體質虛弱,很可能患有某種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應帶孩子去醫(yī)院進行體檢與治療。
寶寶恨“飯”
有的寶寶一見媽媽端來飯菜就跑得遠遠的,好象跟“飯”有仇,怎能不瘦?這是典型的厭食癥,可能是由于缺鋅、鐵、鈣、貧血、胃病、消化不良等引起的。 媽媽要自我檢討一下,是不是平日里為孩子準備的食物太單調且無規(guī)律,或者放縱孩子胡亂吃零食的習慣。不當的喂養(yǎng)方式“造就”了孩子的厭食。
建立寶寶“長肉”計劃
媽媽是這個計劃的主要實施者,拿出全部的耐心來改變這一切。當務之急先是給孩子做全面檢查,然后再從調整膳食結構、改善喂養(yǎng)辦法,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入手。
保養(yǎng)寶寶的肝脾胃
通過身體檢查,媽媽可了解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脾、胃等健康狀況,病癥嚴重的可以按醫(yī)囑進行如健脾健胃、助消化的兒童專用藥。如果孩子是缺乏鋅、鐵、鈣或貧血等癥,嚴重的遵醫(yī)囑藥補,輕微缺乏者主張以食補為主。
讓餐桌熱鬧起來 重建寶寶對餐桌的渴望
大部分瘦寶寶與營養(yǎng)膳食結構不合理、喂養(yǎng)方式不當、飲食習慣不好等因素有關。媽媽趕快改變以往單調的膳食,每天的食物盡量多樣化,谷類,肉類,豆類和蔬菜應合理搭配,讓餐桌熱鬧起來,讓寶寶重拾對餐桌的期待。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