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7日是第21個“世界母乳喂養(yǎng)周”。昨天,在武昌徐東銷品茂一樓大廳,一群年輕媽媽組織了一場“哺乳快閃”的活動,30多位媽媽在公眾場合哺乳自己的寶寶,以此行為呼吁大家認識到母乳喂養(yǎng)的重要性,同時希望公共場合能有更多哺乳場所。
昨天上午11時許,在商場一樓大廳,30多位年輕的媽媽分別從四處聚集起來,大家快速解開上衣開始給孩子喂奶,5分鐘后,表情坦然的媽媽們抱著寶寶四下散開。
這一場速度超快的“快閃”活動,頓時令周圍的人目瞪口呆,在了解活動原因后,大家紛紛表示了理解,也感覺到了母愛的偉大。原來,這是武漢一群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們?yōu)樾麄鹘衲?ldquo;世界母乳喂養(yǎng)周”開展的活動。
組織者小肖和周欣欣接受采訪時說,參加這場活動的媽媽們都是自愿,目的之一是希望以“出格”的行動呼吁大家認識到母乳喂養(yǎng)重要性,其次,也想呼吁能有更好的哺乳環(huán)境。
根據(jù)她們的親身體驗,在武漢市的公共場合,不少地方?jīng)]有設立母嬰室,當孩子餓了開始啼哭時,媽媽們不得已,只能當眾哺乳。
周欣欣說,這場“哺乳快閃”活動看上去有點“出格”,其實也反映了目前哺乳環(huán)境的一種現(xiàn)狀。
活動現(xiàn)場,很多都是全家總動員。在采訪中,許多爸爸都明確表示支持妻子的行為。小肖丈夫程先生說,能否堅持母乳喂養(yǎng),家庭中丈夫的支持很關鍵。
在采訪中得知,幾乎所有的媽媽在公眾場合哺乳都有過尷尬經(jīng)歷。
劉鈺今年25歲,兒子已經(jīng)1歲半。她坦言,自己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在餐廳給孩子哺乳的尷尬。劉鈺說,當時孩子餓得大哭,但餐廳又沒有母嬰室,她不忍心看著孩子哭,只能害羞地在餐廳里哺乳,丈夫拿著毛巾幫她遮擋一下。而現(xiàn)在她在公眾場所哺乳已沒有心理障礙了,但也會注意選擇隱蔽一點的地方。
小馮的女兒可昕半歲了,在她印象中,最尷尬的一次是自己在公共洗手間擠奶,門外有人不耐煩,不但不停敲門,還大聲質(zhì)疑“怎么還不開門”。小馮說,母乳喂養(yǎng)能增加母子之間的感情,給寶寶喂奶是母親的天職,如果身處公共場合,寶寶想吃奶,自己會克服害羞情緒盡量滿足。
受訪的參與活動的媽媽們均有公開場合哺乳的經(jīng)歷。而和小馮與劉鈺相同,她們坦言在公開場所哺乳,都經(jīng)歷了從害羞到坦然的心路歷程。“孩子永遠是第一位的,為母則強。”劉鈺說。
采訪中,盡管受訪參與者均能坦然面對公開場合下的哺乳,但她們均表示更希望能在專門的哺乳室喂奶。
昨天,小沈也帶著自己10個月的兒子楊俊熙參加了本次哺乳快閃活動。她說,兒子滿月后,自己第一次帶他去了公共場合。誰知孩子哭鬧著要吃奶,但因為沒找到合適的哺乳場所,她很不好意思,便讓兒子餓了一餐。
“現(xiàn)在適合媽媽哺乳的場所實在有限,自己只能克服。”小沈說,如今她雖然已經(jīng)習慣在公開場合哺乳,但也會盡量選擇角落哺乳,人很多時就去廁所。
采訪中,也有不少母親休完產(chǎn)假就直接上班。而為讓孩子能吃到母乳,她們成了“背奶媽媽”。
小李3月份休完產(chǎn)假,每天家里、公司兩頭跑,她慶幸自己的公司很支持哺乳媽媽,確保了每天一個小時的擠奶時間。雖為女兒付出了很多,但小李媽媽絲毫不覺得辛苦,她說寶寶的健康是全家人最大的心愿。
劉鈺就職于窗口服務行業(yè),單位沒時間給她擠奶,她只能靠每天中午2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趕回家喂奶。
“回家、開門、洗手、吃飯、喂奶、上班。”劉鈺說,這就是她每天中午休息時間的安排,沒有1分鐘的多余時間,但為了寶寶健康,她寧愿“忙并快樂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