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即“信自”,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確地對待自己,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堅信自己能取得成功,感到“自信”的“香甜”。
毛遂自薦,表現(xiàn)了不斷進取的信心。當他從眾人間走出,站在平原君面前時,需要的是堅定、永恒的自信。
李清照“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輕吟除了細心的觀察外,還抹著一絲淡淡的“東籬把酒黃昏后”的不經意的自信。
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福后面有著“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激昂的自信。
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忠心后有著“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的樸素的自信。
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明節(jié)”的痛吟下藏著“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瀟灑的自信。
關漢卿“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的控訴中蘊含著“我是蒸不爛、煮不熟、炒不爆、壓不扁,響當當一粒銅豌豆”的非凡的自信。